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精神内科 > 精神分裂症
编号:13493340
利培酮与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的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1日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4
     【摘 要】目的:分析利培酮、氯氮平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运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两组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认知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中,相对于氯氮平而言,利培酮纠正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更佳。

    【关键词】利培酮;氯氮平;精神分裂症

    【中图分类号】 R749.0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4-0154-01

    前言:近年来,由于受到工作压力、学业压力及生活压力等因素的影响,精神分裂症发病率逐渐升高[1]。药物治疗是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方法。利培酮、氯氮平作为常用抗精神疾病药物,其均可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控制提供支持。为确定这两种药物的价值,本研究主要针对91例患者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8年7月-2019年5月收治的91例精神分裂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男21例,女24例;年龄(42.9±15.7)岁。观察组男22例,女24例;年龄(42.8±15.9)岁。差异不显著。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治疗:给予患者氯氮平治疗,用法:初始剂量25mg/d,逐渐增加至治疗剂量:150-450mg/d。持续用药3个月。

    观察组接受治疗:给予患者利培酮治疗,用法:初始剂量1mg/次,每日2次,按照每日增加1mg标准,逐渐增加至3mg/次,每日2次,维持该剂量不变,直至疗程结束。疗程与对照组一致。

    2 结果

    2.1认知功能变化

    以韦氏成人智力量表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变化。用药前,组间认知功能差异不显著;用药3个月后,两组认知功能均改善,但对照组语言智商(87.46±7.49)分及操作智商(87.46±7.49)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

    2.2治疗安全性

    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期间,对照组5例头晕,3例嗜睡,观察组仅1例头晕发生,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

    3 讨论

    目前,精神分裂症已经成为威胁各年龄段人群心理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2]。根据既往治疗经验,这种疾病具有典型的预后差、易复发等特征。发病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受损,并产生不同程度的妄想、幻觉及认知缺陷。上述状况对患者情绪状态、社交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如何纠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已经成为临床精神分裂症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这种精神疾病尚未确立明确的根治手段,因此,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以药物为主。氯氮平作为二苯二氮杂类抗精神病药物,其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理机制为:经口服给药后,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可快速阻滞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多巴胺受体及5-羟色胺受体,纠正患者的异常情绪;此外,这种药物还具有一定的抗肾上腺素受体、抗组胺作用。将其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可得到良好改善。

    利培酮则属于一类苯并异噁唑衍生物,这种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理作用为:这种药物的活性成分——利培酮对多巴胺D2受体、5-羟色胺受体具有较高亲和力,同时,这一活性成分也对α-肾上腺素受体、H1-组胺具有一定亲和力(亲和力水平低于多巴胺及5-羟色胺受体),利培酮与上述受体的结合作用,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及焦虑症状。此外,利培酮还具有良好的平衡多巴胺拮抗机制及5-羟色胺拮抗机制,这一作用是这种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基础。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利培酮治疗的应用优势体现为:(1)作用途径丰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治疗中,氯氮平主要经阻滞多巴胺、5-羟色胺受体机制,发挥抗精神疾病作用。这种药物的单一起效特征决定着: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改善速度较慢。而利培酮则可经与多巴胺D2受体、5-羟色胺受体结合、平衡5-羟色胺及多巴胺拮抗机制等多种途径,稳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2)作用效果显著。精神分裂症发病后,患者的认知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采用氯氮平进行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速度较慢;而在利培酮治疗模式下,这种新型抗精神疾病的多模式治疗特征,可于较短时间内,纠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异常。此外,相对于其他抗精神疾病药物而言,利培酮不仅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还可控制其阴性症状,进而促进其认知功能的恢复。本研究证实:经过3个月的药物治疗后,观察组认知功能指标:语言智商(97.58±7.26)分及操作智商(87.06±6.08)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3)安全可靠。根据既往经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较差,其易复发特征决定着:患者需要长期用药治疗。如药物的副作用较大,则会限制其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运用。本研究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氯氮平、利培酮治疗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提示:观察组不良反应2.08%,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02%(P<0.05)。

    综上所述,宜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推行利培酮治疗,以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孙东旭,刘建平.利培酮与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的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0):102+104.

    陈本兴.利培酮和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9,17(01):72-73., 百拇医药(杨延海)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精神内科 > 精神分裂症